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成教育研究 > 研究动态

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4)

2015-08-06来源: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作者:浏览次数: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参阅材料之一

(七)完善了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职业院校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全省56所高职院校中, 22 所高职院校设置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其中3所高职院校在天门、潜江、仙桃3个省直管市办学。除神农架林区外,全省各市州均设有1所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在全省中职学校中,绝大多数办学地点设置在县城。职业院校区域布局总体适应区域经济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适应。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1822个。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专业布点数排在18个专业大类的前6位。主要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点1306个,主要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点473个,服务第一产业的专业点43个,基本适应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就业人数快速增加的趋势。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覆盖了18个专业大类,基本形成以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农林牧渔5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
——类型结构与行业结构基本适应。高职院校按学校类型划分,综合类20所,理工类24所,农林类2所,医药类1所,师范类2所,财经类2所,政法类2所,体育艺术类3所。基本实现了每个大的行业都有1所及以上的高职院校或专业院系与之对接服务。
(八)走出了内涵提升发展道路
——改善了基本办学条件。高职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实践场所面积分别为18.55平方米、8.54平方米、6.29平方米。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73.64个、教学用计算机20.48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939.54元。生均图书62.98册,生均年进书量3.7册,总体办学条件达到了部颁标准。与2006年相比,中职学校除占地面积总量下降10%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有大幅增长,超过部颁标准(见表6)。
表6  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情况
类型
占地面积
生均图书(册)
教学用计算机(台)
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
建筑面积
总量
(万㎡)
校均
(万㎡)
生均(㎡)
总量
百名学生
总量
(万元)
生均(元)
总量
(万㎡)
校均
(万㎡)
生均(㎡)
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合计
2013年
2059
4.67
50
32
98329
24
174112
4234
922.89
2.09
22
2006年
2375
3.58
30
18
75876
9
115427
1444
918.98
1.38
11
增幅(%)
-13
30
68
75
30
152
51
193
0
51
95
——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高职院校校内实践基地3192个,校均59.1个,基地总面积282.1万平方米,设备总数287214台套,设备总值23.7亿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177个,校均132.9个。2012—2013学年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接待学生35.76万人次。中等职业教育建成9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04个省级实训基地。
——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高职院校共有专任教师19471人,生师比从2006年的17.6:1下降到2013年的15.1:1;中职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2555人,生师比从2006年的30:1下降到2013年的18:1。“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年上升,2011—2013年,高职院校分别为54.5%、58.28%、60.52%。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2006年的14.15%上升为2013年的25.04%。实施“楚天技能名师”计划,建立了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建成省级重点专业177个、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建设专业5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9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9门。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388个,建成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省级品牌专业121个。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省内生源报考、招生、报到、就业情况统计表下一篇: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武汉举行